冷空气频繁来袭,又恰逢岁末年初忙碌时刻,心血管意外事件高发。十院首席科普官、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刘伟静提醒大家:“这些‘伤心’事,千万不要做。”天冷和忙碌,为何会引发心血管事件?天气寒冷时,为维持体温,人体会收缩血管、增加血压,心脏的负担由此加重,导致心血管疾病发作。此外,寒冷天气也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,如流感或肺炎,这些疾病亦会对心血管健康产生负面影响。而忙碌的生活可能导致压力增加,长期的精神压力会促使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增加,这些激素会导致血管收缩、血压升高、心跳加快等生理变化,从而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良影响。此外,生活过于忙碌,也会让人忽视规律饮食和保持运动,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同样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远离以下这些“伤心”行为记者从十院方面了解到,近期,在心血管内科门诊遇到越来越多主诉为“胸闷、心悸、乏力等”症状的年轻患者,经过相关检查未发现能够诊断疾病的问题。但这些患者有些普遍的现象是:晚睡或睡眠没规律、吃宵夜或饮食不规律、缺乏运动和日常活动量明显减少、超重或体型偏瘦。在此提醒,不健康的生活行为势必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,达到疾病状态只是时间的问题。因此,建议及时纠正以下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,避免“伤心”。“伤心”行为一:熬夜或睡眠异常睡眠几乎对身体每个系统都很重要,优质睡眠的特点是质量好、时间足、入睡早、有规律。而睡眠障碍是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,对于心血管来说,睡眠障碍会加剧心肌缺血、增加心律失常及急性心脏事件等。睡眠异常指的是:(1)睡眠剥夺,无法获得充足的睡眠时间或睡眠质量不佳。(2)睡眠中断,即睡眠不连续。(3)失眠,难以入睡。(4)睡眠呼吸暂停等。建议:切勿熬夜,如有以上睡眠异常情况,可以至正规医疗机构寻求医生的帮助。“伤心”行为二:饮食异常饮食异常指的是食物结构单一、营养不均衡、饮食时间不规律等。均衡膳食对心血管有以下这些益处:(1)水果和蔬菜摄入可以辅助改善血脂水平、血压、胰岛素抵抗、控制体重及减低炎症水平。(2)全谷类和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道和消化酶的消化功能,降低胆固醇水平等。(3)鱼肉类含有鱼油等多种健康物质,鱼油有直接抗心律失常作用,可以降低血脂、血压及静息心率水平。建议:饮食应品类丰富多元(水果、蔬菜、鱼肉类、谷物、纤维),保持适量的热量摄入,控制各种营养的总量和平衡是健康饮食的关键。“伤心”行为三:运动或活动异常切忌大量过度运动,特别是平时缺乏运动的人,如果运动量过大,可能会诱发心血管疾病,比如早搏、心肌缺血加重,甚至诱发心肌梗死等。同时,宅在家里不出门、不活动也不行,长时间久坐不动会加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,比如引起血压升高、血脂升高、血糖升高、体重增加等,甚至诱发急性心血管疾病。建议:进行专业指南推荐的健康运动。(1)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剧烈运动,及每周至少2天进行肌肉力量运动训练。(2)运动的强度根据自身的运动能力确定,老年体弱人群建议进行低强度运动锻炼,并进行适量的平衡训练和呼吸训练。“伤心”行为四:大量吸烟或饮酒不可大量饮酒,多项研究已证明饮酒对心血管结局虽有一定益处,但也有不良后果。大量饮酒(男性每天喝三杯或以上酒精饮料,女性每天喝两杯或以上酒精饮料)与心肌病风险和房颤风险增加相关。吸烟更不提倡,因为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。建议:戒烟限酒,健康无忧。“伤心”行为五:情绪激动过度大喜、大悲、大怒等会引发情绪的应激反应,包括刺激交感神经、释放皮质醇和儿茶酚胺,这些因素可能促进或加剧心血管疾病发生、发展,包括血压升高、引发心肌缺血甚至急性心脏事件,因此要控制情绪平稳。当然,平时压力积攒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,所以虽不提倡情绪过度激动,但仍然应该注意压力的适度释放。特别提醒:对于患有心脏病、早搏或支架术后的患者,除了避免上述“伤心”行为外,也应该提前准备相关救急药物,比如硝酸甘油片、保心丸、倍他乐克等。总之,提倡生活的每一天都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,遵循专业学会建议的健康心血管行为。记得规律锻炼或运动、维持适当的体重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、避免烟草制品、减少压力、保证充足的睡眠。记者:罗欣悦编辑:路景斓图片:图虫创意资料: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